清兵入关 当我正因为革命的艰难而发愁的时候,天无绝人之路,甘辉告诉我,在广东与福建交界的南澳有一支部队,可以收编。他一说我才恍然大悟。 南澳我知道,那里距离广州五百公里,离厦门二百公里,湾内有后来的汕头市,湾外就是南澳岛。因为这里正好是福建和广东的中间联络点,所以我爹在这里建立了基地,派数千军兵驻守。 前几天负责镇守南澳的长官病死,士兵们要求派新的头领,可是因为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家都把这事给忘了。 这事儿一点可都不敢耽误,我立即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南澳岛奔去。岛上的守军本来以为会派个什么小头目过来,不想总司令的儿子竟然亲自来当头领,都惊喜不已,就这样,直接归我领导的第一支部队成立了。 就在我开始招募士兵的时候,接二连三的新闻不断被报道。 由于隆武皇帝殉国,几个逃到南方的龙子龙孙又开始争当皇帝了。 一个是桂王。桂王名叫朱由榔,是明神宗万历皇帝的孙子,所以比身为朱远璋第九代子孙的隆武皇帝血统要更硬一些。事实也确实是如此,隆武皇帝的祖宗往上数,只有到朱元璋才是个皇帝,有些太远了,可是人家这桂王,从他爷爷往上就都是皇帝,跟明朝皇位的距离更近,不敢比。 隆武皇帝在福州当皇帝的时候,就有些王爷不服,觉得按血缘关系算,隆武皇帝距离太远,可是当时隆武皇帝有我爹撑着,再说大家明天能不能活着看见太阳还是个未知数,还争这些干啥?所以不服归不服,为了调整立场,巩固抗清统一战线,这事也就这么算了。如今隆武皇帝被清军杀害的消息传到广东,广东的头面人物们立即召开会议,商谈当掌柜的事。 会上大家讨论时,一致认为,“据说广西梧州的桂王最贤明,而且和皇统最近,就迎他来广东当监国吧。”最后就按这个意见作出了决定。并立即派出了使节,把桂王迎到广东省的肇庆。 说到监国这个历史古籍里才有的词,可能不太好理解,其实也很简单,就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副皇帝,国家的副元首,二当家,按继承顺序排在第二名,随时可以在老大报销以后,不需要通过投票、开会讨论、选举等程序,直接就任一把手的这么一个人。 这个监国政权里面管事的头面人物有三个:两广总督丁魁楚、兵部尚书吕大器、广西巡抚瞿式耜。当时也是这三人在会上一致拥护桂王出任元首的。 本来还好办,可是隆武皇帝的弟弟出现了。当年崇祯皇帝把当时还是唐王的隆武皇帝关到凤阳蹲了班房,就安排隆武皇帝的弟弟当了唐王。这位唐王在清军的追击下,从福州逃到了广州,遇见了被清军从江西一直给打得逃到广州的大学士苏观生。 这个姓苏的大学士和两广总督丁魁楚一直和不来,谁都不尿谁,而且这位大学士和我爹都是隆武皇帝时候的同事,自然和隆武皇帝这一支比较接近,一看丁魁楚拥立了一个监国,咱难道还得听丁魁楚那鸟人的? 老子不干! 这位大学士憋着劲和周围几个人一攒合,隆武皇帝既然已经殉国了,他没有儿子,子无弟及,按祖制办!咱什么监国的不干,要干直接就是皇帝。于是冷不丁的在十一月宣布原唐王接隆武皇帝的班,直接当大明朝的皇帝。 消息一传开,丁魁楚几个人一听火了,我们已经宣布大明朝的皇帝人选了,那几个小子在那里瞎捣什么蛋?我们干脆也拥立皇帝算了! 于是在唐王当皇帝后的第三天,丁魁楚他们就拥护桂王也当了皇帝,这就是后来被公认为朱元璋开办的明朝几百年老字号南明分号的最后一位掌柜——永历皇帝。 在大明老字号已经被砸掉牌匾,卸了店门,东西被扫荡一空的时候,被赶到海边就要喂鱼的明朝残余官员中,还在相距不到80公里的小小花生壳里比赛谁当皇帝快,明朝官场遗留下来的党争习气依然戒不掉,非要伴随着大明分号的倒闭才会消亡。 死到临头,南明分号的官员们演小品的本事还真不弱! 那位以广州的大学士为首的这些人,虽然国难当头,清军即将追来,但是心理素质极强,镇静自若,对皇帝登基这种大事一点都不马虎,大操大办,隆重异常。这位苏大学士更是跑进跑出,为置办皇宫、龙袍、仪仗四处奔走,气喘吁吁,也来不及说一声苦,那敬业精神,的确是感天动地。 为了普天同庆,隆重庆祝,苏大学士还安排晚上一律张灯结彩,搞焰火表演,那阵势,好像大明老字号正欣欣向荣,迈向新时代了一样。 更好笑的是,登基结束了,开始分封文武百官,一律规定新任官员着朝服上班。 这些以前没人搭理,连名字都上不了国家档案的基层公务员,盼了一辈子如今才当上什么尚书、总督、大将军之类的高级干部,心里那热乎劲不用说,纷纷跑上街去订做职业装。广州以前哪里有这么大的市场需求?眼看供应不上,这些高级干部就直奔戏园子里,借那些戏服去上班,成了广州的一大风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